全省海水养殖生态环境监管现场会在文昌召开
    发布时间:2023-07-12

7月11日,全省海水养殖生态环境监管现场会在文昌召开,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全省沿海市县生态环境局分管负责人,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有关专家以及养殖企业(户)代表共30余人参加会议。

现场会以座谈交流和实地调研的形式召开。座谈会上,文昌、万宁、琼海、儋州等市县有关负责人就海水养殖污染防治及生态环境监管工作情况作了交流发言。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副高级工程师叶翠杏结合实际案例,图文并茂、充分解读了《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DB46/475-2023),为沿海各市县扎实开展海水养殖生态环境监管工作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当天下午,与会人员还现场观摩了冯家湾水产养殖区环境综合整治(一期)项目、文昌会文烟堆海源养殖场和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生态净化塘项目。

冯家湾水产养殖区环境综合整治(一期)项目位于会文镇冯家湾烟堆村委会,面积约152亩,尾水处理规模为100万m³/d。“这里能够为烟堆村委会201省道以北的250家水产养殖场提供尾水治理服务”,文昌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欧阳吉隆介绍道。“我们首先引导养殖户完善预处理设施,经过过滤等物理手段初步移除养殖尾水中的悬浮物,降低颗粒性有机物,减轻下游处理系统的压力。其次,充分利用贝类等强大的过滤能力和微生物膜的生化作用,吸收降解养殖尾水中的颗粒性有机质。最后,通过海葡萄、海马齿、江篱和针叶蕨藻等多种大型海藻的复合式布设,利用不同海藻对溶解性营养盐的吸收和转化能力,吸收养殖尾水中的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等溶解性营养盐。同时,利用大型海藻和鱼虾贝的经济利用价值支持处理系统的成本和运行。”

在文昌会文烟堆海源养殖场,与会人员边走边看,认真听取该养殖场负责人詹孝福介绍养殖情况。海源养殖场一共有120个工厂化养殖池,养殖尾水经地下管道排入一级过滤池的3个小池,第1层小池负责收集养殖尾水,养殖尾水经U型槽流向铺有珊瑚石、沙子第2层小池,过滤后流向第3层小池,这里放置了抽水泵,将养殖尾水抽向二级过滤池。二级过滤池是一口1亩左右的高位池,池底铺有5米厚沙子,水面还养殖了对虾、金鼓鱼、银鼓鱼等品种,养殖尾水在二级过滤池内经生物过滤、自然沉淀后,流入池底8口水井,再由抽水泵抽向三级过滤池。三级过滤池底下铺有细沙,尾水经细沙过滤后流回养殖池,循环利用进行养殖。“原先我是不愿意上设施的,但是自从升级了养殖场尾水处理技术,养殖水能够一直循环使用,期间只用适当补水就行,这样我一个月能省下差不多5000块钱的电费。当初过滤池建小了,我现在有点后悔”,詹孝福笑道。

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生态塘是园区管委会促进园区养殖尾水得到有效处理的有力举措之一。生态塘包括了生态净化塘和多级营养协同净化塘两部分,塘内设置了高效充氧装置、微生物附着载体、水生植物(蕨藻类)和生态浮岛,利用微生态活水接触氧化生态塘技术(HDP),按照比例投放水生动物,最终构建微生物-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共同作用的稳定生态系统,以此有效降解预处理后的养殖尾水的各种污染物质,对有机物、总氮、总磷进行深度去除,实现养殖尾水达标排放。

此次现场会形式多样,干货满满。大家表示,将认真梳理总结此次现场会的所有内容,并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找差距、补短板,持续抓好海水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实现全省海洋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积极力量。(记者:符钰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