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首页 > 规划信息 >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 索  引 号:72120942-9/2024-18682 主题分类:
  • 发文机关:文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成文日期:2024-02-06 15:49
  • 标       题: 关于文昌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 文       号:发布日期: 2024-02-06 15:49
  • 备案登记号:
  • 废止日期: 时  效 性:
    有效
    有效

关于文昌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

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423日在文昌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次会议

文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市政府委托,现向大会报告文昌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文昌正处在历史窗口期和战略机遇期,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红利加快释放,航天强国战略深入实施。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认真执行2023年文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了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持续改善民生,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加快推进全域航天城建设。

(一)经济发展稳中提质,主要指标总体完成情况较好

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79.86亿元,同比增长9.1%。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三次产业结构为34.6:23.9:41.5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1.36亿元,同比增长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3.46亿元,同比增长8.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54亿元,同比增长4.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900元,同比增长4.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42元,同比增长7.6%;城镇登记失业率3.5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0.4%,控制在目标3%以内;货物进出口完成12.11亿元,同比增长28.6%;服务贸易进出口完成0.88亿元,同比增长31.3%;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4家,实际利用外资3519万美元。

(二)产业转型提质增效,新动能新优势不断增强

一是农业发展稳步前行。2023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41.07万亩,生猪出栏42.7万头,文昌鸡出栏6700万只,同比增长10.3%20家畜禽养殖场通过省农业农村厅“减抗”验收,被农业农村部评为2023年全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效果突出市文昌鸡全产业链技术体系研发与应用科研成果荣获2023年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文昌鸡品牌2023中国畜牧地理标志区域公用品牌保护品牌科技奖2023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声誉奖。

二是工业升级助力腾飞。2023年我市规上工业产值为88.74亿元,同比增长18.1%;增加值同比增长12.9%。全市工业增加值为29.95亿元,同比增长10.7%。工业经济各项指标增速均超省、市目标任务。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9家,实现营业收入35亿元,完成省厅下达的任务指标。6家企业列入“专精特新”[1]。新型研发机构达9家研发投入2.95亿元。深入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指导安全生产及运营,完成恒升建材等6家企业纳统工作。共为36家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贴息288.73万元,为39家企业提供“政保贷”业务贷款14816万元资金支持,已超额完成全年目标。菲诺公司食品项目(一期)等一大批工业项目实现投产,2023年,全市工业投资完成45.7亿元。

三是旅游业繁荣带动增长。椰子大观园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航天超算中心入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名单。成功举办2023年“九九杯”海南(文昌)乡镇排球联赛。海南环岛旅游公路(文昌段)项目主线建成通车。不断出“新招”推动旅游消费,开展新春祈福庙会等12场节庆活动,丰富市民游客假日娱乐生活,打造了国庆乐购嘉年华和文昌椰子文化节两个节庆IP品牌。文昌航天嘉年华话题曝光度突破1亿,打造文昌航天文旅新名片。2023年接待游客总人数860.99万人次,同比增长27.7%实现旅游总收入68.4亿元,同比增长31.9%。

(三)园区建设稳步推进,经济增长新引擎不断发力

文昌国际航天城驱动航天创新2023年完成营收221.01亿元,同比增长106.9%;税收收入7.02亿元,同比增长36.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3.22亿元,同比增长43.5%园区注册企业累计达到2600家,同比增长93.16%当年新增注册企业1254家航天类企业累计达到526家,占比20.23%园区内外商投资企业达到36家。以火箭院、中国星网、国家航天局高分中心、空天院为链主的“三链”[2]产业生态逐步形成。园区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的一号发射工位正式竣工。文昌国际航天城起步区“三横五纵”路网全面竣工通车。文昌航天超算中心已建成使用。火箭院海南分院项目已完成以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作为海南分院主体依托的落地方案。深空探测实验室文昌基地揭牌设立。推动北京天链、航天宏图、长沙天仪等卫星研发企业业务落地航天城。引进34家游戏企业并实质性运营,积极拓展“游戏出海”业务。组建海南和城航天产业基金、航天融合产业投资基金、海南航天创业投资基金。“航天+”产业加快培育,与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日本PLANTS LABORATORY株式会社等单位推动设立“海南文昌农业资源管理与空间技术研究院”,建立常态化航天育种搭载平台。与中国通用咨询投资有限公司推动成立文昌国际航天医学创新转化研究中心。对接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时空道宇公司等,推动文昌航天文旅项目开发,挖掘航天旅游文创产品创作及生产。海南莫斯科动力大学已获得教育部办公厅批准同意筹备建设,首批过渡性办学招生已完成。航天城产业服务中心、航天超算企业服务中心入选文昌市首批“众创空间”。2023中国航天大会上文昌国际航天城连续第4年荣获“商业航天最受欢迎落地园区奖”。

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引领渔业升级2023年,完成产值5.47亿元,同比增长42%。已引进渤海水产和水科院东海所等44家企业和科研院所,引进项目47个。现已完成建设并投产项目6个在建项目14个。2023年新增签约项目16个,新增建设项目7个,新增投产项目9个。东风螺循环水养殖技术研发与示范等3个园区关键技术揭榜挂帅项目已启动实质性研究。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设立“冯家湾现代渔业产业园科技专项”,围绕海南省水产陆基设施养殖产业瓶颈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解决入园企业建设资金短缺难题,为禄泰公司提供信用贷款1000万元,为鲲诚公司发放1000万元的“政保贷”贷款,为渤海公司发放1000万元贷款。强化服务意识,已兑现第一批招商优惠政策奖励资金218万元。鼓励退养户入园发展,已兑现保险赔付金35.14万元,已发放6户养殖户“政银担”贷款899万元,已兑现养殖户入园奖励资金180万元。引导更多退养户入园自建厂房,共35户退养户采取自建多层养殖厂房模式入园。

约亭产业园推动产业协同2023年完成营收56.58亿元,同比增长68.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亿,同比增长23.2%税收1.17亿元,同比增长56.2%。园区招商项目53个,计划总投资102.42亿元。已入驻企业项目42个,投产企业13家,规上企业11家。新增动工建设智冠资源开发产业园项目等11个项目。新增投产海南粤海饲料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其中,海南菲诺食品有限公司、海南粤海饲料有限公司为新增规上企业,为我市工业增长注入新动能。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一期)已投入使用,电力专项工程、二期标准地基础设施工程等公共服务项目加快建设。2023年7月,获得海南省首次评选同意创建百亿级产业集群称号,得到省政府2000万元的资金支持。

(四)投资消费外贸发力,内外需协同发展

一是抓项目促投资。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重、落地为大”,成立文昌市重大项目领导小组,建立“四个一、两个限”工作机制,统筹推进项目投资工作。积极推进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其中,我市列入省重点项目3个,总投资31.17亿元,2023年计划投资7.1亿元。2023年,完成投资13.9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96.3%。两批省集中开工项目33个,2023年计划投资28.9亿元,已全部开工。组织申报专项债券项目74个,下达两批次资金18.32亿元支持23个项目。组织申报202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9个,已下达金额9474万元支持5个项目。招商引资成果显著。累计完成招商引资签约项目60个,签约总金额143亿元。签约项目涉及数字经济、冷链物流、新能源利用、食品加工、旅游开发等领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率队赴东南亚国家、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开展招商考察活动共50余次;组织推介活动共30余场;举办2023年第九届海南文昌南文化节圆桌论坛等活动共8次。

二是多元化促进消费。落实“消费提振年”相关政策,聚焦汽车、家电、家居、餐饮“四大金刚”重点消费,开展暑期夜市促消费等系列活动全年发放消费券及补贴600万元,带动消费金额1.3亿元举办两场文昌鸡专场招商推介活动,现场意向签约金额达9.16亿元。开展“寻味文昌”进部委系列活动,提高文昌农业品牌和旅游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培育老字号品牌,文昌重兴聚和食品厂、海南文昌光亨食品有限公司通过“海南老字号”评审推动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及县域商业体系项目,不断改善消费环境。商品房去库存成效逐渐凸显推行购房消费券奖励政策月活动,期间共发放消费奖励券面值690万元,促进商品房销售177套、交易金额达2.3亿元。

三是提高经济发展外向度。设立市政务服务中心国际投资“单一窗口”,外资吸引力不断增强。聚焦海南亚灵、华林、水星兴业、美蓝科、中新电等重点外贸、外资项目跟踪服务,海南亚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进口约2.1亿元,形成我市外贸业务新增长点。在全省率先建成清澜港对外开放口岸升级改造及“二线口岸”封关项目主体工程,并在全省率先开展反走私联合演练。清澜口岸首艘“零关税”进口游艇入境。

(五)改革开放多点突破,发展潜能不断释放

一是紧盯营商环境,力促社会经济发展。扎实推进“证照分离”“承诺即入制”改革。市场主体准入更加便利,实行告知承诺涉企经营许可事项121项。深入推进极简审批依托海南e登记平台,实行全流程电子化登记、全程不见面审批、“全岛通办”工作模式,企业设立登记时间办理压缩至0.5个工作日,印章刻制和发放以及新设企业首次申领发票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2023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0671户,注册资本总额280亿。全年为2049家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免费刻章服务,为企业节约开办成本81.96万元。打造“文昌项目管家”服务品牌,组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专班,通过推行“代办帮办”服务机制、开展“政企面对面”活动等方式,为企业解决难点堵点问题共为20个项目提供上门审批发证24件,提供“代办帮办”服务1248件。

二是制度创新成果涌现。打造工程建设项目“1+N”改革集成创新[3],最大化缩短项目拿地开工建设时间,已出台12个相关措施。持续推进“无感审批”“一业一证”改革、“一件事一次办”服务、“信用+一证多址”等社会民生事务审批制度创新改革。率先探索打造“信用园区”,构建“1+1+N”信用制度体系,出台“信用+审批服务”等应用场景细化方案,包含免证办、信即办、承诺办三种模式。制定全省首个集体经济组织宅基地管理章程,宅基地改革试点作为文昌市“三块地”制度综合改革获得第二届海南省改革和制度创新一等奖。

(六)坚定守护环保理念,生态环境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5%PM10O3浓度达到年度目标要求。森林覆盖率达到43.12%,高于省下达我市“十四五”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值。两轮中央环保督察涉及我市整改销号任务58项全部完成,交办的352件信访件全部办结。开展禁塑宣传活动,推动禁塑执法检查常态化进一步巩固深化禁塑工作成效。大力推动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充电桩761枪,总体车桩比低于2.5:1。全市17个镇已100%建立农膜回收田间回收站,农膜回收治理率达83%以上

二是六水共治[4]工作成效显著。全面开展珠溪河、文教河、宝陵河等三大河流养殖尾水综合治理以及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严厉查处涉水偷排违法行为。组织开展“四个提升月”行动,全市生猪沼液消纳率、散养牛粪收集率、支流达标率、淡水养殖场尾水治理率较上年明显提升河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6个纳入考核的城镇内河湖断面全部达标,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达99%以上目标。持续开展河湖“四乱”问题[5]整治,全面启动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执法行动城乡污水处理加快推进处理建制镇生活污水设施覆盖率达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57%,完成省定年度治理目标。供水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0.9%,规模化供水率83.5%。水旱灾害防御能力逐步增强,建成文昌市龙虎山灌区2023年度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

(七)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一是持续推进全面乡村振兴。实施66个到村产业帮扶项目,投入衔接资金8853万元,巩固脱贫村产业发展,拓展非脱贫村产业发展持续落实监测对象产业帮扶,已落实监测对象产业帮扶985帮扶资金达111.08万元。全市脱贫劳动力及监测对象劳动力务工7515人,完成2023年省定目标的100.2%。圆满完成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日常绩效考核工作,顺利实现资金拨付的阶段性目标,并获省商务厅通报表扬。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建立农村宅基地和建房联审联办制度持续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住宅类)专项整治试点工作。获2023年国家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称号,并获取传统村落保护中央补助资金5000万元。完成2023年省下达文昌市2600户防渗漏改造任务。获评2023年度全省农村改厕“大比武”活动最高一档的“好”等次,并在2023年全省农村改厕年度考核工作中被评为全省第一。

二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构建覆盖城乡、内外畅通的交通网络,大力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实现所有行政村通班车、具备条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提高城乡宽带网络覆盖率,城区、行政村光纤宽带网络覆盖率达100%,自然村光纤宽带网络覆盖率约60%;城区、行政村4G网络覆盖率达100%,自然村4G网络覆盖率达99%以上。积极推动交通城乡一体化建设力度和年度工作计划目标,加快我市“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市创建工作。

(八)着力改善人民生活,民生福祉稳步提升

一是就业工作健康稳定发展。城镇新增就业6351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805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65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5528人,脱贫劳动力及监测劳动力务工7515人,新增高技能人才数162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95006万元运营创业孵化基地2家,全年累计入驻企业49家,在建1家劳动力市场+创业孵化基地;已开发完成文昌罗非鱼(海南鲷)开片专项项目,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班47期,培训5127人;累计新开发4家就业见习基地,落实“雨露计划+”[6]就业促进行动,开展精准就业帮扶,已就业268人;充分发挥“三支队伍”带动作用,累计培育“三支队伍”814人,带动就业32217人次;加快推进就业驿站建设,实现就业驿站17个镇全覆盖。

二是教育事业成果巩固扩大。为教职工队伍补充232名优质人才,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启动公办幼儿园人员总量管理工作,增强教育服务力量。完成我市51家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收费备案及公示,保障教育收费公开、透明,规范教育收费行为设立方圆幼儿园、市第五幼儿园、市蓬莱中心幼儿园典昌分园三所公办幼儿园,提高学前教育普惠水平。推进文昌市基础教育项目建设,第六小学(一期)已建成投入使用。完成小规模学校优化整合工作。六小(二期)、五小综合楼、文汇小学均有效推进建设中。全面督查学校“双减”[7]工作、“六项管理”[8]、课后服务开展落实情况。

三是卫生健康领域深入改革。全方位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市庆龄妇幼保健院新院项目建设完成并启用,市人民医院二期和中医院新院区启动建设。文昌市中医院开展“两专科一中心”项目,加强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建设和中医适宜技术推广能力建设。印发《文昌市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重新修订《文昌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奖励办法》,完善优化生育政策体系。着力拓宽和培养卫生健康人才,引进12名高层次人才,接收1名“妇幼双百”人才,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深入推进“金椰分”信用+医疗场景应用试点工作,受益群众为532人次。

四是安全底线持续筑牢。拧紧安全生产责任“总开关”市生产安全事故同比下降18.2%,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0%,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全市刑事案件立案数、治安案件受理数分别同比下降0.5%、3.4%,未发生影响国家政治安全的重大敏感案事件,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深入开展扫黑除恶和反恐检查工作,开展打击整治农村地区黑恶势力专项行动,深入挖掘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背后可能存在的“保护伞”问题。

总体看来,2023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文昌市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产业结构调整不充分传统产业仍占据主导地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待加强,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仍然艰巨是园区经济发展不够壮大,文昌国际航天城约亭产业园和冯家湾现代渔业产业园处于生产要素聚集阶段,产业集群尚未成势。是重点领域改革有待进一步突破,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力度较小,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的发展格局尚未形成。是投资吸引力有待加强,社会投资意愿信心不足“侨乡”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五是民生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普惠性公共服务供给不够充足。六是区域协调不平衡,仍需解决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区域发展均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

二、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攻坚之年,是加快建设文昌国际航天城的关键之年,必须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把握关键,扎实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货物进出口增长15%左右,服务贸易进出口增长15%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左右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左右9%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确保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控制目标。

(一)努力推进改革和创新,积极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

抓好营商环境重点任务落实。做好营商环境问题线索销号工作,争创一流营商环境。通过建立“12345+网格化+直通联办”工作机制,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推进数据共享及应用工作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强基提能”五项攻坚行动[9]。推动诚信文昌建设,以创建全国信用示范城市为目标,探索以第三方服务推动信用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聚焦“信用+”场景应用信息,积极拓展信用信息场景,努力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围绕民营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制定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举措。

完善新型研发机构管理体制推动质量工作变革创新,提升产业质量水平。积极和国家部委、省厅沟通,争取将项目纳入申请指南,推动形成国家项目承接能力。联合省内外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商业航天企业围绕重点产业和关键技术领域联合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利用新型研发机构设立的议事机构、“揭榜挂帅”等方式带动主导产业企业落户,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航天+育种”等产业与科技创新工作的协同发展。

(二)结构与质量并重,强化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推动农业高效发展。一是进一步推进智慧渔业发展进程,做好海洋牧场项目等方面招商引资工作。培育深远海捕捞及绿色养殖等渔业生产新增长点。借助东风螺等水产品产量产值“双增长”契机,加大纳统力度。二是推动畜牧业扩产增能,积极引养殖企业和养殖大户扩大文昌鸡等畜禽养殖规模整合生猪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循环化发展。引入西门塔尔牛等优良肉牛品种。加快实施文昌鸡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从种源优化、标准化养殖、产品深加工、品牌打造及营销网络建设等领域补齐产业短板。三是以产地区域品牌赋能热带高效农业,推动文昌椰子、迈号咖啡等产品产业提质升级,重点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林下经济,推进种养结合的模式,稳定乡村产业收入。持续推动土地整理工作,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等多种模式,全力推进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整治。

增强工业增长的内生动力。一是围绕文昌国际航天城建设,推动航天装配及异地协同中心、遥感卫星应用产业综合信息与服务平台、太空实验室文昌基地(一期工程)、中国星网海南文昌地面站及数据中心建设。二是加快发展商业航天产业,依托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推进火箭产业园、星箭超级工厂建设,推动“出厂即发射”的流程优化和产业链整合创新,同步加快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建设。三是借助文昌市丰富的航空航天资源,发展低空经济战略性产业,鼓励和支持短途运输等各类通用航空业务举办低空运动赛事等活动,培育低空经济市场积极抢抓数字经济与航天工业实体相结合的机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航天发射的数据处理、飞行控制以及监控管理等环节的智能化升级。是加快约亭产业园、龙楼椰子产业园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华净椰壳气化、菲诺食品二期、龙利制品等工业投资项目建成。争取引进新的工业投资项目,推动项目落地建设

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航天+旅游打造组团式航天主题旅游项目做好航天科普中心和航天超算中心国家3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发展东郊林下文旅经济带,建设集火箭发射观光、游乐体验、科普研学等为一体的航天旅游聚集区。二是文化+旅游。打造椰子文化节IP,积极引导优质文化创意设计团队落地文昌开发椰雕旅游商品或研学课程,推广至景区、酒店,促进非遗旅游商品高质量发展,发掘南阳红色革命资源,引入红色旅游研学类项目持续完善月亮湾酒店设施建设,提升游客服务体验三是滨海+旅游推动高隆湾高隆里、潮旅空间等项目建设,促使高隆湾加快发展四是乡村+旅游,以创建和美乡村为抓手,加快乡村旅游点升级改造工作,打造2-3个乡村旅游点持续打造“村VA”[10]本土文体IP,赋予海南“村VA”更多内涵。五是加快环岛旅游公路驿站招商建设工作。加强木兰湾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推进东郊邦塘湾沙滩升级改造工程。打造冯家湾滨海时尚休闲旅游区项目,做好风车海岸文旅基地等环岛旅游公路周边项目落地工作。

持续扩大外向型经济。加快落实封关运作项目和清单,全力做好封关运作准备。以“任务清单、项目清单和压力测试清单”为导航,高效开展封关前压力测试。加大清澜港散货商品进出口规模,结合我市椰子、文昌鸡等特色产业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开拓国际市场能力的加工贸易企业。约亭业园聚焦椰子、饲料、预制菜等农副产品加工业的进出口业务拓展,冯家湾产业园聚焦观赏鱼、种苗、鱼饲料等渔业产业的进出口业务拓展,文昌国际航天城园区聚焦大宗商品等新型贸易的进出口业务拓展。大力发展新型离岸国际贸易、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形态,扩大“数据出海”“卫星服务出海”“游戏出海”等服务贸易规模,打造外向型经济新优势。不断加强外贸企业支持培育力度,保障重点外贸企业项目落地投产。依托清澜港国家一类口岸,积极推动中国企业进入东南亚的总部基地和东南亚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总部基地建设,加快打造海南东部沿岸与东南亚贸易交流的核心平台和门户枢纽,创全省服务贸易示范基地。

促进消费增质提量。一是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策划和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围绕汽车、家电、商超、夜市等重点行业,出台“稳增长、扩内需”等促消费政策,多领域拉动消费增长二是充分挖掘批发行业的零售潜力,重点引导推进园区批发业和零售业企业共同增长,促进消费提质扩容。三是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发展数字消费,积极推广智能家居等新型消费模式。促进绿色消费,鼓励消费者选择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倡导健康消费,探索发展银发经济,提供医疗保健等服务。四是创新“航天旅游经济”,丰富航天主题旅游产品和体验内容,利用“航天发射”的金字招牌,办好文昌航天嘉年华等航天文旅活动吸引国内外游客

(三)加大投资建设力度,持续积累经济发展动力

加大投资力度,带动经济持续增长。一是全力以赴抓好投资稳增长工作,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同时加大统筹调度力度,持续强化重大项目领导小组调度推动作用,加快项目开工建设,全力挖存量促增量。二是统筹重点园区片区、重点行业领域项目谋划。围绕航天科技、先进制造、南繁种业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结合城市和园区提升、四大主导产业、补短板强弱项等方向谋划和推动一批体量大、业态优、带动性强的大项目,推动储备项目总投资达到年度计划总投资5倍以上,促进项目储备明显夯实提升。持续加强特别国债、专项债和中央预算内资金等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申报工作,提升项目成熟度,提高资金申报成功率。是运用新业务模式建设项目。推动片区开发、股权融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等模式开展项目建设,争取推动符合条件的项目申报专项债资本金,积极运用社会资本增强投资活力四是促进投资与消费的良性互动。发挥投资消费相结合作用,加大对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投资力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消费增长创造有利条件。

加快园区建设步伐,打造产业升级新高地。加快推动海科·博士园、新亚能源集团海南自贸港区域总部、航天能源补给站等项目建设。推进北斗国际示范应用产业园、椰子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前期工作,依托火箭产业园、卫星产业园加快推动商业航天企业落地火箭总装总测、卫星研发制造等产业项目。开展对发达经济体航天与城市融合发展模式研究,探索适合文昌的发展路径全力推动文昌全域航天城建设提供有力支持。以航天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促进文昌国际航天城“火箭、卫星、数据”产业链及“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基础设施和科技示范项目建设,推动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养殖和水产南繁种业发展成形成势。加快推动约亭产业园重点项目投产见效,扩大产业规模,打造以食品加工业及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聚集地,力争成功创建省级产业园区。加快推进清澜港回收及总体规划修编,完善临港物流设施,打造物流枢纽。进一步完善清澜港对外开放口岸及“二线口岸”配套建设,确保达到封关运作要求。以打造亚洲高端渔获贸易中心和国际数据产业生态示范园区为导向,加快铺前中心渔港公共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导入,差异化发展旅游产业,与海口江东新区生态旅游服务集群形成联动效应。启动迈号物流园建设,加快推动项目选址和立项。加快推动铜鼓岭月亮湾片区、华侨农场经济区、清澜-八门湾片区等重点片区建设,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发挥重点片区产业发展和导向性作用。依托文城老城区火车站,发展商业贸易、文化娱乐、大型演出等站前广场经济强化城市功能。

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加速产业集聚发展。一是策划包装高质量项目。谋划产业链条式项目,建立年度招商项目储备库。聚焦重点产业补链延链强链,精准绘制、动态更新招商地图,聚焦昌比较优势,深耕重点产业链招商,推动落地一批补链延链强链项目二是加大外出招商力度。开展招商推介活动,扩大文昌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海内外投资商来文昌投资兴业。三是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建立市场化、专业化招商机制,全方位、多渠道推进招商引资。四是加强土地要素保障。以强化要素保障加快投资进度。统筹做好项目建设资源要素保障工作。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科学谋划土地成片开发,按照国土空间规划条件制定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切实做好文城镇、昌洒镇、东郊镇、铺前镇、龙楼镇(铜鼓岭)等区域城镇开发片区纳入土地征收成片开发工作,保障重点项目落地。加快推进片区规划、征地、农转用审批等工作环节,协助企业完成选址,满足企业用地需求。同时,做好征地搬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

(四)深入推进融合发展,塑造区域协调新格局

推动基础设施一体化,加快区域协调发展。一是推动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制定《文昌市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以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创新推进“一点多能、一网多用、资源共享、深度融合”的客货邮融合,逐步提升城乡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二是实施垦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补短板行动,分类制定垦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推进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建立现代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三是凝聚海口经济圈互促共进的发展合力,办好海口经济圈发展领导小组第三次全体会议,借力海口等周边市县资源充分壮大区域经济。

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一是继续加快乡村振兴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无缝衔接。统筹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等工作,提升农村生活幸福指数。二是继续做好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工程。继续加大监测对象政策倾斜力度,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全力解决好困难群众因病致贫返贫问题。三是继续巩固拓展产业、就业扶持成效。发挥职业技能培训、定向招聘会作用,引导农户加快就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产品等,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

做好安居房项目建设分配,助城乡融合发展。一是在保障质量安全前提下加快推进已开工的安居房续建工作,积极帮助协调解决建设过程存在的堵点难点问题,确保项目按时间节点完成建设任务二是加快推动现有安居房的分配销售工作,切实保障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三是积极谋划好安居房建设用地的储备工作,采取“以需定建”的方式,做好文昌居民的住房保障。

(五)持续推动绿色转型发展,强化生态环境治理

深化河湖长效管理机制,推动水环境持续改善。制定清澜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督察整改和生态修复专项行动方案,加大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任务推进力度,严格整治养殖塘取排水管道、违法侵占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等问题,确保养殖塘清退和还林还湿工作全部完成。加强对海防林修复、管理和保护工作,落实整改违规调整有关规划海防林被侵占毁坏问题。融合推进河湖长制和“六水共治”,进一步压实河长湖长责任,强化河湖水域岸线管理,常态化开展河湖“四乱”问题整治。聚焦珠溪河、湖山水库、文教河宝陵河等重点库流域水环境污染问题,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统筹城乡水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改善河湖水生态环境质量,确保红树林八门湾片区的水质达到Ⅱ类以上。

加快绿色发展转型,推进再生资源综合治理。继续做好禁塑相关工作,定期开展巡查检查和宣传普法。持续开展再生资源综合治理工作,动态更新文昌市再生资源行业企业信息库,进一步巩固综合治理成果。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在能源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先进技术示范、环境基础设施、资源循环利用、生态保护修复等重点领域规划实施一批重点工程推动光伏和储能项目建设。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落实省一系列生态红线准入清单及管理办法,有序推动生态旅游发展。

(六)聚焦民众关切,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积极做好就业创业服务。继续落实稳就业政策、企业帮扶政策,确保全市就业局势总体稳定。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实现跨区域劳务输出。主动融入“海口经济圈”,共创开放合作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就业驿站作用,提升公共就业服务功能。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为自主创业人员及企业提供相关扶持,加大就业困难群体职业技能培训。深入开展文昌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建立健全考核评估机制,推动责任落实。

扎实做好民生保障。稳步推进多层次医疗救助,落实生育医疗待遇政策。加强生活无着人员帮扶服务,建立健全生活无着人员帮扶服务机制。加大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建设力度,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推动医养结合机构创建,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动智慧养老创新发展和培育老年服务消费市场。继续抓好双拥模范创建活动,争创新一届全国双拥模范城。

力促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基础教育、现代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推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优化校园布局,重点推进城区学校建设,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提升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服务供给能力。提高教师资源配置,招聘高层次教育人才,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提升卫生健康水平。持续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增强监测和处理能力。抓好紧密型市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推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及医防融合建设,打造村卫生室示范点,不断加强基层卫生防护网建设。稳步推进托育项目,提供托育服务,确保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持续开展,并全面落实母婴安全保障。加大人才招引力度,加快建设高素质卫生健康人才队伍。

鼓励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结合全域航天城建设,推动博物馆、图书馆建设推进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开放工作,做好2024年文化站定级工作依托全民阅读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服务活动,持续组织具有文昌文化特质的群众文艺创作提升数字图书馆和数字文化馆在基层群众中的使用率。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推动欧村林家宅、张云逸故居、会文中山公园文物修缮工作

持续落实粮食安全和“菜篮子”责任制。积极推进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落地,实现任务全面落实严格执行政策性粮食质量检验制度,并加强新收获粮食质量监测与调查工作扎实开展平价蔬菜保供惠民行动,确保蔬菜种植稳定落实基本蔬菜品种价格监测公布机制,加强平价蔬菜价格监测。

(七)聚焦整体防控,不断夯实发展安全基石

推动坚守安全界限。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全面推动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经营单位风险分级管理做好肉制品、粮食加工品、食用植物油、预包装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从严从实抓好校园食品安全监管落实食品安全抽检工作,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工作。强化药品安全监管,深化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监管推动“两品一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体系建设持续开展拉网式、起底式排查整治,共同打击药品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

切实抓牢安全生产。健全安委会组织体系,推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紧盯重点检查项目并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加强推动应急管理和消防一体化规范建设、基层网络体系建设、预案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应急管理基础。抓好灾害防御应对,扎实做好防风防汛防御工作、防灾避险转移工作及森林防灭火工作。加强地震预警工作,做好地震监测预警站网用地、供电等要素保障,加快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不断增强全社会防震避险、自救互助的综合能力。

(八)持续加强社会治理,力争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加强法治宣传工作,增强普法的实效性、针对性、精准性,促进“法治文昌”建设。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制度体系,着力打造规范化调解委员会。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提高对村(居)法律顾问工作的认识。强化基层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培育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质年,持续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爱国卫生工作大格局。

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改造7个老旧小区,谋划建设沿江“口袋公园”[11]、农贸市场,提升全市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质量着力开展交通秩序、占道经营、飞线充电等问题整治整改工作积极开展环境治理志愿服务活动,改善辖区及网格点环境卫生,推动“创文巩卫”工作,建立健全常态化监管机制。主动开展多样性社区活动,积极宣传文明生活方式,提升市民素质。


[1]专精特新:是指主营业务突出、专业能力强、研发创新能力强、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

[2]“三链”火箭、卫星、数据产业链。

[3]工程建设项目“1+N”改革集成创新:围绕“1”个主题即“签约即拿地”“拿地即开工”,从优化土地收储供应和获得建筑许可两个领域集成创新,出台“N”个相关配套政策,实现“1+N”集成创新改革。

[4]六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优海水。

[5]河湖“四乱”问题:乱占、乱采、乱堆、乱建。

[6]雨露计划+:旨在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并实现高质量就业。

[7]双减:指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8]六项管理:作业管理、手机管理、睡眠管理、读物管理、体质管理和考试管理。

[9]政府数字化转型“强基提能”五项攻坚行动:是指推进“海易办”之外无系统、提升“海政通”应用能力、提升“一网监管”基础能力、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精细化梳理及成果应用、推进电子证照归集及应用五项行动。

[10] “村VA”:海南(文昌)乡镇排球联赛。

[11] “口袋公园”:又称袖珍公园,是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常见的口袋公园包括城市中的各种小型绿地、小公园、街心花园、社区小型运动场所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手机版 | 电脑版

版权所有@文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