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策文件 > 市政府文件
  • 索  引 号:00820313-6/2024-35049 主题分类:农业、林业、水利、海洋渔业、气象
  • 发文机关:文昌市政府办 成文日期:2024-04-25 10:40
  • 标       题: 文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文昌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 文       号:文府〔2024〕116号发布日期: 2024-04-26 10:06
  • 备案登记号:
  • 废止日期: 时  效 性:
    有效
    有效

文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文昌市

“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府〔2024116

各镇人民政府,各农场,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文昌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十六届市政府第57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文昌市人民政府

2024425

(此件正文主动公开,附件不公开)

文昌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与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助力实现碳达峰目标,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2133号)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琼府〔20238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落实省“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坚决扛起节能减排目标责任,组织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进一步健全节能减排政策机制,推动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实现节能降碳减污协同增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确保完成省下达我市的“十四五”节能减排目标,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夯实基础。

、主要目标

2025年,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达842吨、67吨、18.4吨和27吨。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与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碳排放强度得到合理控制,为实现碳达峰目标打牢基础。

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

(一)重点行业绿色升级工程

1.加大传统产业节能改造力度

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聚焦绿色制造,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变,鼓励采用能源、水资源、副产物等交互利用的生产模式,实施以农副食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其他采矿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产业集群分类治理,鼓励行业、企业加快工艺革新,加快推行绿色制造、清洁生产及资源循环利用,推广绿色工艺技术设备,建设一批绿色工厂。推进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新增产能项目,不得核准、备案,不得办理土地供应、环评、能评审批和新增授信支持等相关业务。对环保、能耗、安全等不达标或生产、使用淘汰类产品的企业和产能,责令限期整改,经整改仍不达标的,依法责令停业关闭或取缔。(牵头单位:市科学技术工业信息化局;责任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严格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鼓励规上企业引进先进适用节能低碳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装备(产品),全面推行能效对标,以数据中心、其他采矿业、海水养殖、热带农产品加工等行业为重点,对标能效标杆水平,推进工业节能综合改造和传统行业节能技术改造,促进行业整体能效水平提升。持续开展对落后产能进行排查,部署年度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工作,加强执法监察和强制性标准的实施,促使一批能耗、环保、安全、质量不达标和生产不合格产品或《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淘汰类产能依法依规关停退出,确保不新增、不死灰复燃落后产能。推广节能环保装备、低碳技术、低碳工艺和低碳流程,推进燃气发电厂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余热余能回收和能量梯级利用,促进工业能效提升。开展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改造,推动重点行业清洁生产,依法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鼓励高耗能重点行业能效水平应提尽提。加强数据中心、边缘计算中心、云计算中心绿色建设和改造,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严格限值在1.3以下,逐步达到绿色数据中心要求。(牵头单位: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市科学技术工业信息化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2.推动产业结构绿色低碳优化

做大做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大力发展椰子树、热带水果、冬季瓜菜、花卉等热带特色高效种植业,创新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高种植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信息化、生态化水平,着力培育文昌鸡、椰子及深加工、水产养殖及育苗等优势特色产业。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坚持改造升级农产品加工工艺,推广冷却肉、中式肉制品的工业化生产,重点发展以椰子、胡椒和罗非鱼等产品精深加工。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等生产模式,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农民多赢,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化水平。加快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加快形成农产品加工业集群。提升水产养殖现代化水平。着力推广生态高效养殖品种、技术和模式,发展罗非鱼、东风螺等现代化养殖,重点推进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大力发展深水网箱养殖,推广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和底播养殖模式。支持水产养殖基地建设环保、给排水、供电、道路等公共设施建设,大力提升水产养殖标准化现代化水平。支持推动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申报省级产业园区,依托园区现有产业发展优势,推动水产品育种、生物检测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发展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优质水产种苗和海水精品养殖业,打造全省近海养殖转型升级的“样板”,发掘高价值的海水养殖品种,推动海水养殖提档升级。依托铺前中心渔港经济区,发展远洋渔业、渔货贸易等业态,打造亚洲高端渔货贸易中心。(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科学技术工业信息化局;责任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文昌供电局、市水务局)

打造航天领域重大科技创新产业基地。“智慧海南”建设为牵引,扎实推进卫星互联网综合应用、北斗导航全球运营、一体化遥感应用服务等卫星应用项目建设,培育“互联网+卫星应用”新模式,推动卫星通信、导航、遥感产业融合发展。建立航天技术应用研发中心与科技创新技术转移平台,加快搭建产业孵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商业航天,建设国际一流、对外开放、融合创新的世界级航天城。(牵头单位:市科学技术工业信息化局、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大力培育生态产品品牌。逐步建立绿色产业体系,提高企业节能环保准入门槛,大力引进一批生态型、环保型、低消耗的项目。加强铜鼓岭国家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项目准入,逐步建立绿色产业体系,推进新能源、航天科技和环保材料等绿色产业项目。推动约亭产业园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升级,争取建成省级产业园区。推动“整装+零配件”“制造+维护保养”“生产+应用再集成”等融合发展。扶持一批品牌影响力大、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突出的数字经济平台企业,培育“链上文昌”产业生态。(牵头单位:市科学技术工业信息化局、市现代产业园管理委员会;责任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生态环境局等)

3.严格实施项目节能环保准入

严格实施节能环保准入,加强源头控制。禁止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依法严格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新上高耗能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且单位产品(产值)能耗要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对年综合能耗5千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项目重点加强工作指导。强化污染源头控制,严格实施“批项目、核总量”制度,继续实行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等量或倍量替代,推动主要污染物持续减排,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与环评和排污许可制的有机衔接。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总量及强度双控行动。(营商环境建设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生态环境局、市科学技术工业信息化局按职责分工)

4.积极引导排污企业提标改造

支持企业主动调整结构、技术升级,燃气锅炉推行低氮燃烧改造降低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排放。推广高效制冷技术、先进通风技术、余热利用技术、能耗管理系统等。鼓励开展节能环保咨询服务、节能环保设施设备建设及运营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和合同环境服务、节能环保贸易及金融服务等。加强工业节水管理,推广应用高效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产品),鼓励企业废水资源化,加强企业内部用水循环利用,提高重复利用率,推动重点用水企业搭建废水循环利用智慧管理平台。全面落实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要求,鼓励既有工业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实施升级改造。推动全市工业、农业、住宿餐饮业等行业及产业园区开展清洁生产,鼓励和支持自愿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生态环境局、市科学技术工业信息化局按职责分工)

专栏一 重点行业绿色升级重点工程项目

序号

重点工程

责任部门

1

航天科技产业项目。1)文昌航天超算中心暨航天大数据产业集群项目。建设“一心四园二区”,即航天超算中心;航天信息科技、航天空间信息、航天装备设计、航天生命科学四大产业园区,产业发展共享功能区和承载航天相关企业集聚的航天产业商务核心区。(2)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海南分院项目。航天研发中心、航天生活保障平台、微重力试验塔、太空科技产业园、海南航天馆、太空环境研究所、航天文化创意产业街、太空体验主题公园等。(3)文昌国际航天论坛国际会议中心。

市科学技术工业信息化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

2

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项目。1)打造东路镇、龙楼镇、东郊镇、抱罗镇等特色产业小镇,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代农业观光、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2)建设铺前琼台两岸现代渔业合作示范产业园项目,安全食品加工产业园项目,中国(海南)水产品国际交易平台,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动物卫生与营养科技创新平台项目等。

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财政局

3

燃气锅炉低氮改造。采用“偏离当量比分级燃烧、烟气内循环+烟气外循环多技术耦合”技术对文昌市燃气锅炉低氮改造,有效降低区域范围内NOX的排放量,达到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目的,确保文昌市现存燃气锅炉NOX的排放浓度符合即将发布的海南省地方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50mg/m3标准要求。

市科学技术工业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财政局

(二)园区节能环保提升工程

鼓励企业、园区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采取集中供热,淘汰集中供热范围内的分散供热锅炉、落后锅炉。因地制宜建设分布式光伏、燃气冷热电多联供分布式电源、分布式电储能、蓄冷等能源项目禁止引进环境污染大、资源消耗高、技术落后的项目。各园区应尽快编制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推动现有园区循环化、节能低碳化改造。全面推行能效对标,推进工业节能综合改造和传统行业节能技术改造,淘汰高耗能生产工艺、技术及装备。着力在文昌国际航天城园区、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约亭产业园、铺前中心渔港经济区等重点园区构建循环型产业链,抓好航天、渔业等特色产业资源消耗减量化。推动冯家湾一类生态红线退养户入园安置,探索尾水治理项目向地下转移,争做生态示范。到2025年,基本完成全市重点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建设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污水收集管网与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同步建设,整体控制全市工业源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等水环境污染物的排放。(牵头单位:市现代产业园管理委员会、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责任单位:市科学技术工业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等)

专栏二 文昌市重点园区建设工程项目

序号

园区名称

主要内容

责任单位

1

文昌国际航天城

文昌国际航天城主要包括起步区、航天发射及配套区两部分。起步区是航天城的先行发展示范区。起步区重点打造“四基地一中心”,即航天领域重大科技创新产业基地、空间科技创新战略产业基地、融合创新示范产业基地(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基地)、航天国际合作产业基地和航天超算中心。航天发射及配套区是国际航天发射中心,主要布局重型运载火箭产业(发射工位、总装测试、试验设施、部段/部件级研制等)、新一代运载火箭及商业航天发射及相关配套产业,辅以航天文化旅游等产业推动文昌航天发射场对外开放,加大航天旅游文创产品研发力度,打造航天旅游超级IP。

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

2

海南文昌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

通过引进规模养殖企业和科研院所,安置退养户入园发展现代化水产养殖业,打造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国家水产种业南繁基地、海南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园区分三期建设,包括立体化养殖厂房、种苗繁育中心、水产品交易中心、海洋科普馆、仓储物流中心、检验检疫中心、教育培训中心、名特优品培育研发中心、渔业研发创新中心、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项目。

市现代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

3

约亭产业园

园区分两期建设。依托约亭现有的产业基础,利用其地处文昌接轨海口的门户优势接引新型产业,承接海口和清澜开发区的产业转移,建设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聚集地,重点发展资源加工型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兼顾发展食品加工、高新技术、仓储物流、生物产业、新能源等辅助产业。构建富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建设文昌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配套基地。建设海南文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二期)工程项目。

市现代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4

龙楼食品加工基地

建设椰子产品加工、椰子产品观光区等。

龙楼镇政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科学技术工业信息化局、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等

5

铺前中心渔港经济区

打造集大型远洋渔船停泊、避风、渔货装卸、物资补给、水产品交易、冷链物流仓储、水产品加工、南海渔业后勤保障等功能为一体具有国际水准的现代化示范中心渔港。打造亚洲高端渔货交易中心、海南国际数据产业生态示范园区及国际休闲渔业文化旅游港。

市农业农村局铺前镇政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能耗等量和减量替代工程

为确保市能更好地完成省下达的能耗“双控”目标,应积极开展能源消费等量和减量替代工程,通过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全力推进输变电工程建设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着力构筑坚强智能电网。进一步完善长输管线和城镇燃气管网,逐步形成城乡广覆盖、稳定安全的天然气供应网络。合理布局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积极推动文昌屋面光伏整村建设工程,持续开发生物质能,垃圾焚烧发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牵头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科学技术工业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文昌供电局)

专栏三 能耗等量和减量替代工程项目

序号

重点工程

责任部门

1

节能技改项目。海南文昌福耀硅砂有限公司技改拆除老旧台强擦洗机(节电);烘干炉设备余热回收循环利用(节气)项目。

市科学技术工业信息化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

再生能源利用项目。十四五时期,文昌全市计划建设大唐、国投、华林等12个集中式光伏电站及国电投、迈迪能源等分布式屋面光伏项目。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城镇绿色节能改造工

1.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大力推广循环经济,发展全生物降解、清洁能源装备等产业。约亭产业园、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等既有产业园和产业聚集地应加快推进循环化改造升级,实现集中供水、供热、制冷和治污,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在园区企业间探索实施资源能源梯级利用,开发非常规水资源用作生产用水、绿化用水等,减少新水取水量。实施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加快推进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推进再生资源回收网点与生活垃圾分类网点融合。推进“禁塑”工作,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大力提升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安全处置水平。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环境卫生管理局、市现代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市水务局)

2.强化建筑领域节能

大力发展具有海南热带岛屿特色的绿色建筑,加快发展超低能耗建筑,合理应用热带海岛气候适配型高效制冷、热泵、LED节能灯具等节能低碳技术,推动既有居住建筑绿色节能改造。以建筑中央空调、数据中心、商务产业园区、冷链物流等为重点,实施绿色高效制冷行动。进一步完善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加快淘汰老旧高耗能设备,推进制冷、供热、照明系统节能改造升级。推动按照《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等建筑节能规范要求开展审查,确保政策措施落实。加强公共建筑用能监管提升绿色建材推广应用水平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推动装配式建筑标准化建设。到2025年底,新开工的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大于80%,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80%,绿色建材推广比例达到50%。积极总结市政府机关大院近零碳排放示范区、淇水湾旅游度假综合体零碳、零能耗示范项目的经验,在全市公共机构、公务员小区等持续打造近零碳排放试点。(牵头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科学技术工业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

3.建立健全企业能源管理体系

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总量及强度双控行动。明确重点园区用能指标,并逐年分解。推动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等园区完善区域节能报告编制工作,实施区域节能审查,明确区域节能目标、节能措施、能效准入、化石能源消费控制等要求。推进企业节能降碳。健全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坚持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相结合。推行企业环保“领跑者”制度,发挥行业标杆引领作用。推动排污企业依法依规向社会公开环境信息,履行污染治理主体责任。(牵头单位:市科学技术工业信息化局;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财政局、市委宣传部)

4.动员全社会形成绿色风尚

以完善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引领推进节能减排、产业布局和项目建设等各项工作。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强化全市干部群众的绿色节能意识。积极响应碳普惠机制,依托“海易办”平台激励社会公众参与减排,形成绿色低碳的正向引导机制。积极引入商业资源,鼓励衣、食、住、行、用各领域商业机构通过提供优惠券、兑换券等方式,充分挖掘消费端减碳潜力。鼓励居民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市委宣传部、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财政局等各部门按职责分工)

专栏四 城镇绿色节能改造工程项目

序号

重点工程

责任单位

1

节水改造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工程。实施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对龙虎山、宝芳、东路、石壁、竹包、湖山、爱梅、八角等8个中型灌区进行续建改造,对骨干渠道进行防渗和建筑物配套,完善渠系计量设施;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工程。

市水务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

2

绿色建筑系列工程。加快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和零能耗等绿色低碳建筑发展,提升既有公共建筑能效,因地制宜实施建筑节能减排技术和措施,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发展,推进绿色节能建筑材料制造。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科学技术工业信息化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3

新能源汽车推广系列工程。加快建设充换电桩(站)、新能源汽车专用停车位,提升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体验,扩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受众群体。

科学技术工业信息化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交通运输局

4

推动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二期区域节能评估报告编制工作,促进园区企业完善节能评估手续;强化文昌国际航天城起步区节能审查工作。

营商环境建设局、市现代产业园管理委员会、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5

低碳学校和低碳景区的试点工程。实施市级低碳园区、低碳社区和低碳景区试点工程,开展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创新实践。创建文昌约亭产业园省级产业园区,文昌国际航天城园区建成绿色示范园区。推动文昌同济医院、青少年活动中心、文昌粮食储备区、航天中学等机关单位屋面光伏建设工程。引导文昌中学、文昌市新桥中学等开展低碳校园创建。总结淇水湾旅游度假综合体零碳、零能耗示范项目的经验强化推进建筑领域节能,打造零碳建筑亮点示范和样板工程。

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教育局、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

)交通物流节能减排工

1.强化交通运输领域节能

进一步完善文城中心城区路网。优化公交站布局,提高公交覆盖率、准点率和运行速度,提高公共出行分担率。优化市政基础设施布局,统筹土地资源和建设用地指标供给建设一批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加快交通电气化进程,推动铁路、公路、航运低碳发展。推动清澜港航道升级改造。建立一卡制的交通运输管理机制,积极参与修建文临高速,推动文昌与海口、澄迈的港航资源整合。(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

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车普及率。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根据省下达充电桩建设任务,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以住宅小区自用充电设施为主体,以公共停车场、独立占地充电站、交通场站合建、加油加气站合建等公用充电设施以及单位专用充电设施为补充的充电设施服务体系。有序推进配套电网及港口机场岸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船舶岸电受电设施改造,加快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进程、扩大社会运营领域车辆新能源推广、支持船舶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化更替。投入使用全省统一的充换电基础设施智能监管服务平台,积极融入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全岛“一张网”运营发展。以液化石油气为主,压缩天然气和充电为辅,推动原有加气站进行改造升级。至2025年,文昌市电动汽车充电桩车桩比不高于2.51。积极扩大电力、天然气等新能源、清洁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逐步降低传统燃油汽车在新车产销和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2025年,公共交通领域新增和更换车辆使用清洁能源比例达100%。减少道路移动源污染排放,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有关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标准。(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科学技术工业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文昌供电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

2.推动商贸流通领域节能

建立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强化货运运输、装卸、仓储、贸易功能,延伸港航产业服务链条,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大力发展航运物流、仓储物流、冷链物流,推动港口、产业、城市融合发展。加快发展绿色低碳货运。开展智慧公路、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慧枢纽和综合交通运输“数据大脑”建设,积极运用大数据优化运输组织模式。加快建设无人场站、智能化仓储等物流设施。加快绿色仓储建设,鼓励建设绿色物流园区。加快标准化物流周转箱推广应用。推动快递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循环化,引导电商企业、邮政快递企业选购使用获得绿色认证的快递包装产品。强化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加快推进快递环境友好型包装材料全面应用。鼓励配送企业开展集中配送、共同配送、夜间配送等集约化配送模式。推广低能耗运输装备,推广电力、氢燃料、液化天然气动力重型货运车辆。(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

专栏五 交通物流节能减排工程项目

序号

重点工程

责任部门

1

城乡一体化公共交通工程。引入市场机制,创造条件实施城乡一体化公共交通工程。

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财政局

2

市政基础设施综合工程。文昌门户区“二横四纵”片区路网、文昌市航天大道片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包含市政道路与交通工程、市政公用设施工程、景观绿化工程、河道及水系工程等;公路工程、海南环岛旅游公路示范段(文昌区域公路)、横向路网建设省道S325文龙线公路项目、升级改造县道工程项目、加宽和硬化乡村道路工程项目、改造危桥和农村道路安保工程项目;轨道交通工程。公交首末站项目。

市交通运输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3

港口工程。清澜港航道升级改造项目、清澜港码头岸电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港航岸电建设工程。

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

4

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统筹推进停车充电一体化建设项目推动文城镇、东郊镇、文教镇、潭牛镇、龙楼镇和锦山镇公共充电站建设;推动清澜片区、文城西片区停车场、航天大道片区文苑横路停车场等场地分散式公共充电桩建设。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交通运输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文昌供电局、各镇政府

)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程

推动水产行业绿色发展工程,大力发展水产健康养殖,大力发展高科技生态养殖模式,重点推进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实现养殖废水达标处理和循环利用。加快推进冯家湾水产养殖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建设养殖污水处理厂,实现水产行业绿色发展。加强监测能力建设。重点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建立水产病害预防与快速监测追溯系统。深入推进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推广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等实用技术,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和垃圾处理能力,统筹推进农村污水、黑臭水体治理,因地制宜促进粪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基本消除较大面积的农村黑臭水体。(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科学技术工业信息化局、市现代产业园管理委员会等)

加快农业产业规模化、绿色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支持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智慧农业、休闲农业等新业态。加强品牌农业建设。加快农业机械化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进农业生产过程清洁化,发展畜禽清洁养殖和水产生态健康养殖,鼓励和支持农业种植基地(园)、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企业申报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示范项目,推广清洁生产示范工程实施经验。引进农作物无人机病虫害统防统治,指导农户开展群防群治。加强回收农药包装物、废旧农膜工作。实施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绿色防控技术,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广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025年,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65%化肥、农药施用量较2020年减少15%以上,每年减量幅度3%以上。(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科学技术工业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等)

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开展乡村电气化试点,加快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的应用,推进燃气下乡。持续推动文昌农村沼气建设。推动文昌市农村户用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淘汰高耗能农业机械和渔业船舶,推广应用农用电动车辆、节能环保农机和渔船,发展节能农业大棚,推进农房节能改造和绿色农房建设,鼓励农村居民使用高效节能电器、太阳能热水器等设备。发展装配式畜禽舍,利用太阳能和自然通风调节畜禽舍温度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完善用水计量设施,大力推进龙虎山等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完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鼓励畜禽养殖污水无害化处理和适度再生利用,推进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和池塘生态循环水养殖。以村为单位,因地制宜建设废弃物处理利用设施,强化节能减排宣传,推进人畜粪便、生活垃圾、污水、秸秆等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2025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文昌供电局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市水务局等)

专栏六 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程项目

序号

重点工程

责任部门

1

强化水稻新品种新技术示范项目。潭牛孟山洋、东阁镇地绿洋等示范推广优质水稻品种,并集成应用机械化育插秧、水稻病虫害防控、秸秆机械还田等技术。

市农业农村局、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市科学技术工业信息化局

2

水产养殖建设。推动海南水产品交易平台、翁田镇抱虎港渔船避风锚地、文昌铺前中心渔港、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等项目建设。

市农业农村局、市科学技术工业信息化局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3

农村沼气建设项目。在龙楼、文城、东郊、抱罗、锦山、翁田、东路、蓬莱、文教镇建设小型沼气综合利用工程。消纳处理粪污,减少污染,同时为农民提供沼气,为农业生产提供沼液沼渣,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实现了现代农业生产无害化、环境无污化、农家厨房无烟化、企业饲养良性循环化。

市农业农村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4

文昌市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推动国电投文昌市农村户用屋顶光伏发电站项目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光伏总装机容量约为40MWp。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营商环境建设局、文昌供电局各镇政府

)公共机构能效提升工程

强化公共机构供热、制冷、照明等用能管理,采购和使用高效节能设备和产品,推动中央空调改造,采用先进智能技术提升能效,建设绿色高效制冷系统,严格执行国家空调温控标准。对围护结构、制冷、照明、电梯等重点用能系统设备实施节能改造,增强示范带动作用。推进信息机房节能改造,开展既有建筑围护结构、照明、电梯等综合型用能系统和设施设备节能改造,大幅提升能效水平。推进公共机构用能管理社会化,推动用能托管新模式。率先淘汰老旧车,加大新能源汽车配备使用力度,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新增和更换车辆除特殊用途外,100%采用纯电动车,新建和既有停车场要配备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或预留充电设施安装条件,鼓励公共机构内部充换电设施设备向社会公众开放。“十四五”期间,公共机构绿色建筑标准执行率达到100%。推动全市医院、学校、图书馆、党政机关等建筑整体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推动能耗定额管理,开展能效对标对标行动。持续推进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建立健全节约型机关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以2020年能源资源消费以及碳排放为基数,2025年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4%,人均综合能耗下降5%,人均用水量下降6%,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下降7%。到2025年,力争90%以上党政机关建成节约型机关。(牵头单位: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科学技术工业信息化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教育局等)

)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工程

推进原辅材料和产品源头替代工程。严格控制生产和使用高VOCs含量建设项目,加快推动现有项目产品升级转型,提高水性、高固体分、无溶剂、粉末等低VOCs含量产品的比重。实施挥发性有机物全过程污染治理。对VOCs物料储存、转移和输送、设备与管线组件泄漏、敞开液面逸散、工艺过程以及废气收集处理系统等环节无组织排放实施管控。全面排查清理涉VOCs排放废气旁路,因安全生产等原因必须保留的,要加强监管监控。实施储罐综合治理,按照VOCs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及相关行业排放标准要求进行罐型和浮盘边缘密封方式选型。鼓励使用低泄漏的储罐呼吸阀、紧急泄压阀,定期开展储罐部件密封性检测。通过以上措施,有效降低全市呼吸逸散型VOCs污染物排放量。(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市科学技术工业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

加强精细化管理,实施排污许可制。加强全市涉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排放行业监管,实行清单管理,严格控制挥发性有机物。严格限制新(改、扩)建生产和使用高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项目,严格执行国家挥发性有机物含量限值标准,推进低(无)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原辅材料替代,从源头减少挥发性有机物产生,实施全过程污染物治理。推进包装印刷、家具制造、汽车维修和油品储运销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深度治理,全面提升废气收集率、治理设施同步运行率和去除率。对易挥发有机液体储罐实施改造,对浮顶罐推广采用全接液浮盘和高效双重密封技术,对废水系统高浓度挥发性有机物废气实施单独收集处理。鼓励使用低泄露的储罐呼吸阀、紧急泄压阀,定期开展储罐部件密封性检测。加强现有VOCs污染物治理,切实保证完成污染物减排目标。(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市科学技术工业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

)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工程

1.提升水环境基础设施

开展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专项工作,降低城镇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推进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和改造,实施混错接管网改造、老旧破损管网更新修复,推行污水资源化利用和污泥无害化处置。继续推进城镇、农村、重点园区、开发区、旅游区和航天城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其配套污水管网建设,按照“城旁接管、就近联建、独建补全”原则合理布局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加快推动文城污水处理厂扩建,新建、改建和扩建污水处理设施要适度超前谋划建设规模,持续推动全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国际航天城重点园区及月亮湾、铜鼓岭等开发区和旅游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及其配套污水管网建成投产,有效减少废水排放环节中化学需氧量及氨氮的总量排放。(牵头单位:市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财政局等)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深入开展水产养殖场尾水生态化治理和水质监测加大退塘还林还湿工作力度。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确保镇村污水治理率达90%,实现“建管用”一体化发展。全面实施河长制、湖长制,加大对珠溪河、文教河等重点流域整治力度,确保全市河湖水环境质量总体明显改善。加快实施文昌市主城区文昌江两岸排水管网系统雨污分流工程,做到建成区排水管网雨污分流全覆盖,城镇新区规划建设须雨污分流,加快推进“智慧水务”建设,提升文昌水网智慧化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到2025年,基本消除建成区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建成“污水零直排区”,实现全市污水全量收集、全面达标处理。有效减少农村污水及畜禽养殖废水中化学需氧量及氨氮的总量排放。(牵头单位:市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市科学技术工业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

2.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协同减排

以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和碳排放控制为双重导向,全面开展节能降碳减排行动,探索建立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推进以PM2.5O3为重点的大气污染来源解析,建立大气污染源动态排放清单,动态优化调整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方案。推进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等与温室气体协同减排,建立全市温室气体动态排放清单,制定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严格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大力推进电力、生物质能发电等重点行业和企业碳排放管理。(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市科学技术工业信息化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

深化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和减排潜力分析,基于环境污染物和碳排放高度同根同源的特征推动将温室气体管控制度纳入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将碳排放纳入环境统计,通过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推动区域、行业和企业落实能源消费减量替代、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等政策要求。推动建立企业温室气体排放信息披露制度,鼓励生物质能、电力等行业率先探索企业碳排放信息公开制度,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与排污许可证信息衔接。建设海岸带海洋碳汇增汇工程,在冯家湾构建多层次立体养殖模式,探索养殖碳汇机制。推进大气污染治理设备节能降耗,提高设备自动化智能化运行水平进一步推进移动源大气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协同治理。(牵头单位:市科学技术工业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

3.加强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

加强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储存、转运、利用和处置全过程环境管理。工业企业、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各类实验室产生的固体废物源头分类,建立产生、贮存、转运、利用和处置全过程管理台账,实现可追溯可查询。健全农业废弃物及覆盖城乡的建筑垃圾和废旧物资等再生资源收储体系,规范其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和处置行为。建立健全城乡电器电子、车用动力电池等废弃产品回收体系,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实验室固体废物和有害生活垃圾属于危险废物的按危险废物管理。推进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固体废物、污水处理厂污泥和农业废弃物等固体废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建立健全城乡餐厨垃圾“收集-转运-资源化利用”体系,结合城乡发展规划,统筹规划建设覆盖全市城乡的餐厨垃圾资源化设施设备提升厨余垃圾处置能力,推动实现厨余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处置目标。推动建筑垃圾精细化分类及分质利用,鼓励全市各建筑单位实施建筑垃圾就地分类处理和利用,实现就地处理、就地利用、就地消纳,加快推进文昌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提高全市城乡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效率,到2025年新增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50%以上,存量大宗固体废物有序减少。积极推进城镇污泥处理厂污泥资源化利用,鼓励污泥稳定化、无害化处理满足相关标准后回用于土地改良、荒地造林、苗木抚育和园林绿化等,推广将污泥焚烧灰渣建材化利用。推广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配套相应设备充分资源化利用,禁止秸秆焚烧。深入开展“无废城市”创建。推动全市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处置,到2025年底,全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牵头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生态环境局、市环境卫生管理局市科学技术工业信息化局责任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务局等)

专栏七 环境基础设施提升工程

大气防治工程

序号

重点工程

责任单位

1

安装扬尘在线实时监测系统项目。继续推进全市重点项目及地处主要街道和路段项目安装扬尘在线实时监测系统。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交通运输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2

安装油烟在线监控设备。推进餐饮服务单位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和油烟在线监控设备,并建立动态管理清单,强化餐饮油烟环境监管。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市科学技术工业信息化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水环境基础设施提升工程

3

化学需氧量、氨氮重点减排工程。提升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开展公坡、铺前等建制镇城镇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污水管网建设。

市水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

4

化学需氧量、氨氮重点减排工程。重点园区及旅游区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文城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建设锦山镇潮滩湾风情小镇污水处理工程、文昌月亮湾污水处理工程及其配套污水管网、龙楼镇区和铜鼓岭旅游区污水处理及其配套污水管网、文昌市约亭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处理工程及其配套污水管网。

市水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5

化学需氧量、氨氮重点减排工程。城区排水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文昌市主城区及清澜片区管网雨污分流工程。

市水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6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推进会文镇龙家村、重兴镇昌仔园、会文镇白延村等村委会山塘、水闸、排沟等建设。

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工程

7

建设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基地、固废综合利用及处置中心、生态环境修复及治理技术研究中心和综合管理服务区。

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环境卫生管理局

8

餐厨垃圾资源化工程。新建1座处理规模为100吨/日的厨余垃圾处理设施,预留远期厨余垃圾处理能力。

市环境卫生管理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营商环境建设局

9

污泥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工程。新建1座处理规模为40m3/d污泥处理中心处理城镇污泥。

水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营商环境建设局

10

逐渐开展对文昌市青山岭生活垃圾暂存库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置。

市环境卫生管理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营商环境建设局

11

粪便无害化处理工程。新建1座处理规模为100吨/日的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预留400吨/日的远期处理能力。

市环境卫生管理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

12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改造工程。新建1座处理规模为1200吨/日的生活垃圾发电厂,预留600吨/日的远期处理能力。

市环境卫生管理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

土壤环境保护工程

13

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工程。补助扶持推广高效低毒生物农药、有机肥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实施生态防控、绿色防控、统防统治和测土施肥项目,促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

市农业农村局、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市生态环境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14

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置工程。在全市各农药经销点设置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提高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能力。

市农业农村局、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市生态环境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强化工作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政府要对本行政区域节能减排工作负总责,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坚持系统观念,明确目标责任,稳步推进《实施方案》落实,确保完成“十四五”节能减排各项任务。充分认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节能减排工作目标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及年度计划充分衔接,明确各部门责任。发挥发展改革委和生态环境局统筹协调职能,做好工作指导,会同工业和信息化、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统计等部门共同发力,压实重点用能单位节能减排责任,形成多方联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推进机制。

(二)强化监督考核

贯彻落实《海南省“十四五”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实施方案》,健全评价考核机制,加强正向激励和督促指导,将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结果作为市人民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将减排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组织开展节能减排专项检查和执法监察,督促各项任务措施落实。

(三)开展全民行动

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强化宣传引导,利用节能宣传周、低碳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广泛宣传节能减排法规、标准和知识,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充分发挥典型引领示范作用。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补短板、强弱项,推动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征集推广适用的减排技术。落实绿色产品政府采购制度,形成绿色采购意识,提高绿色采购能力,扩大绿色采购范围。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畅通群众参与生态环境监督渠道。开展减排自愿承诺,引导市场主体、社会公众自觉履行减排责任,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附件:1.文昌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主要指标表

2.文昌市“十四五”节能减排重点任务分工表

  •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手机版 | 电脑版

版权所有@文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