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文昌人下南洋的历史,大概从唐代开始。铺前港是海南货物与人员出洋的重要港口,悠悠岁月中,无数文昌人从这里扬帆起航,奔赴南洋,开启一段段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旅程。下面,我们跟随文昌融媒的镜头,一起探寻铺前的“前世今生”。
文昌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黄春艳:“大家好,我今天是导游小黄,今天我们带您一起深度‘云游’铺前。铺前到海口,以前走老路是需要3个小时,自从连接铺前和海口的海文大桥建成通车以后,现在从海口市区开车到铺前,只需要20分钟就可以到达。”
近日,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率团队开启海南文昌之行首站——铺前镇,以骑行方式探访这座历史文化名镇。通过直播镜头,铺前镇的骑楼老街、南洋风情、地道美食与自然风光一一呈现,吸引了全国观众“云游”铺前,并对铺前产生了浓烈的兴趣。
铺前镇位于海南省文昌市北部,是海南四大古镇之一,南洋风情与闽粤文化在此交融。作为著名侨乡,其百年骑楼老街——胜利街保存完整,青石板路蜿蜒延伸,斑驳的雕花立柱与拱形门窗无声诉说着华侨衣锦还乡的往事;沿街店铺前晾晒的红三鱼、魔鬼鱼等海货琳琅满目,市井烟火气扑面而来。
文昌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黄春艳:“各位游客,看过来,在我身后的这条老街就是海南保存最完整的百年骑楼老街——铺前胜利老街,来铺前这是必来的一个点。”
将岁月的年轮倒转,在清末民初的动荡岁月里,迫于生计,大批文昌人背井离乡,从铺前港扬帆起航,驶向充满未知的南洋。他们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在异国他乡白手起家。功成名就后,华侨们始终心系故土。他们带着在南洋积累的财富、先进的理念以及独特的南洋建筑风格回到家乡。以铺前胜利街为代表的骑楼老街拔地而起,这些骑楼建筑融合了东南亚、西欧建筑风格与中国南方建筑特色,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南洋风情。老街全长约400米,呈S型,176座骑楼错落有致地排列在街道两旁。漫步在老街上,仿佛穿越时空,能真切感受到当年华侨荣归故里时的喜悦与自豪。
随着海文大桥的建成通车,铺前镇与海口的距离大大缩短,交通变得前所未有的便利,也为当地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铺前镇抓住这一契机,对老街进行了精心的规划设计、修复、整治和改造。在保留骑楼原有建筑风格和历史韵味的基础上,优化了片区生活环境,完善了基础设施,同时实现了与周边的便捷连通。如今,老街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成为了热门的旅游景点,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他们穿梭在骑楼间,感受浓郁的南洋风情,品尝当地的海鲜、糟粕醋等特产,体验着独特的侨乡文化。
海口游客廖海燕:“糟粕醋这边是能够冰冻发货的,因为我就是想分享给朋友,觉得很好吃,让店家这边冰冻一下,然后帮我发货,这边也是糟粕醋发源地,从这边寄放心一点。”
许多铺前人也看到了商机,纷纷返乡创业。老街两旁的店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海鲜商店、糟粕醋店等应有尽有,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文昌市铺前镇某海产品店铺老板张红:“这个干货都很好卖,有回头客过来,销售挺不错。”
铺前镇还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滨海景观乡村民俗古镇风情”的特色精品旅游项目。游客们可以在木兰湾欣赏美丽的滨海风光,感受大海的波澜壮阔;在林家大宅,品味华侨的奋斗史和桑梓情;在溪北书院,感受文昌最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文昌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黄春艳:“铺前曾经取名为‘铺田’后来又改为‘铺前’,都是用‘莆田’的谐音来命名的。这是因为自汉代以来,很多文昌人的祖先都是从福建的莆田或广东一带,因为当官上任或者是经商迁过来的,所以很多文昌话跟福建话有点相似,比如说吃饭,还有你好,可能很多福建人都能听得懂。正是因为很多文昌人都是读书人的后代,所以文昌历来也非常地重视教育,所以文昌有好几个书院,在我身后的铺前溪北书院正是其中的一所。”
从昔日下南洋谋生,到如今借助“侨元素”蓬勃发展,铺前镇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不断创新,焕发出新的活力,它以历史、美食与自然风光等多重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驻足探寻。未来,铺前镇将继续传承和弘扬华侨精神,充分挖掘华侨元素,在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社会进步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大步迈进,续写侨乡的辉煌篇章。(记者:唐春霞)
责任编辑: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