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00820313-6/2025-68042 主题分类:
- 发文机关:文昌市政府办 成文日期:2025-06-24 15:40
-
标 题:
文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文昌市关于加快推进糟粕醋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 文 号:发布日期: 2025-06-24 15:40
- 备案登记号:
-
废止日期:
时 效 性:有效有效
文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文昌市关于加快推进糟粕醋产业高质量
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文府办〔2025〕16号
各镇人民政府,各农场,市政府直属各单位,企事业各单位:
《文昌市关于加快推进糟粕醋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已经十六届市政府第78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文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6月23日
(此件主动公开)
文昌市关于加快推进糟粕醋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糟粕醋产业的决策部署,全力推动我市糟粕醋产业壮大规模、提升质量,打造具有海南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糟粕醋产业体系,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依托文昌市作为糟粕醋文化发源地的历史底蕴和本地独特的资源禀赋优势,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延链补链强链为主线、科技创新为动力、企业为主体、消费场景为牵引,系统推进糟粕醋产业高质量发展,将我市打造成全省糟粕醋产业集聚区、糟粕醋文化展示中心、糟粕醋消费体验中心。
(二)总体目标
到2027年,全市糟粕醋产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产业规模大幅跃升,年均复合增长率超20%,建设一批标准化的糟粕醋原辅料生产基地,引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糟粕醋企业,打造一个糟粕醋产业小镇,构建相对完善的糟粕醋产业生态体系,打造全产业链发展、功能多样、品牌响亮、业态丰富、一镇一园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1.糟粕醋原辅材料全程溯源。到2027年,全市范围内建设一批文昌大米、富硒地瓜、黄灯笼辣椒、小米椒、海菜、水产品等铺前糟粕醋原材料种植示范基地和养殖示范基地。
2.糟粕醋加工水平全省领先。到2027年,全面推进糟粕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市糟粕醋加工清洁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达到10条。
3.糟粕醋产业聚集度明显提高。到2027年,布局全省糟粕醋餐厅达到100家,营收超千万元铺前糟粕醋企业超过8家,全市糟粕醋产业集群总产值突破10亿元,铺前糟粕醋品牌价值突破5亿元。
4.糟粕醋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到2027年,打造一批糟粕醋文化主题街区、特色小镇、博物馆等文旅新场景,培育8条以上交通便捷、文化浓郁、景点差异的糟粕醋+旅游线路。
二、重点任务
(一)建设原辅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优化供应链。
1.依托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实行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生产操作规程、统一投入品供应和使用、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获“五统一”模式,创建文昌市铺前糟粕醋原材料(文昌大米)标准化生产基地3个、水肥一体化富硒地瓜标准化生产基地3个。(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各镇)
2.实施辣椒“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建设智能化育苗基地2处。发展订单式农业,建设一批黄灯笼辣椒、小米椒标准化生产基地。(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各镇)
3.推动铺前镇、翁田镇、龙楼镇等沿海镇和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区建设一批海菜、水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铺前镇及沿海各镇)
(二)培育壮大产业主体,打造全产业链。
4.培优扶强中小企业。围绕糟粕醋产业上下游,扶持一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糟粕醋小微企业、“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壮大一批产业基础强、配套功能全的糟粕醋规模企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中小企业糟粕醋产业集群。(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铺前镇、锦山镇)
5.招引龙头企业。瞄准国际国内食品加工头部企业及其关联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批“链主”企业,同时带动落户一批配套企业;吸引知名品牌商、核心研发机构和潜力创新创业团队开展品牌孵化、产品研发、技术转化和生产加工基地建设,着力构建龙头带动、多企业齐头并进、上下游协同联动的糟粕醋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责任单位:市招商与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市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现代产业园管委会、铺前镇、锦山镇)
6.成立行业协会。组织成立铺前糟粕醋协会,制定协会章程,规范协会运作,发挥协会在行业自律、信息交流、技术培训、市场拓展等方面的作用,促进产业健康发展。(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民政局、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各镇)
(三)强化科技支撑赋能,构筑创新链。
7.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综合运用揭榜挂帅、定向择优等方式支持开展糟粕醋关键技术攻关,解决产业发展共性和堵点问题。支持和引导糟粕醋加工龙头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机械、新工艺,升级改造生产线,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品质。支持糟粕醋加工企业实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智能制造水平。(责任单位:市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现代产业园管委会、铺前镇、锦山镇、东路镇)
8.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与科研院所合作,设立联合实验室、科技小院,构建糟粕醋政学研联合创新体系。推进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研发平台和研发中试基地,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新品研发、产品中试等试验创新,推动产品迭代升级。(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学技术协会、市现代产业园管委会、铺前镇、锦山镇、东路镇)
9.引育糟粕醋产业人才。将糟粕醋企业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纳入市级人才政策保障范畴。推动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文昌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增设糟粕醋烹饪等相关专业,加强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发展。打造糟粕醋劳务品牌,开发糟粕醋产业相关专项工种,构建产业人才培养体系。(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委人才发展局、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就业服务中心、各镇)
(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提升国内国际影响力。
10.建设糟粕醋品牌体系。制定糟粕醋品牌培育和发展计划,加快推进糟粕醋产业知识产权布局,打造“地理标志+区域品牌+企业品牌”的糟粕醋品牌矩阵。鼓励企业加强产品研发,打造“爆品”“爆款”,开展“海南鲜品”授权使用申报。依法打击侵犯铺前糟粕醋知识产权行为。(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各镇)
11.构建产业标准规范体系。积极对接省级卫生健康部门,协同推进海南省糟粕醋食品卫生规范类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编制工作,并推动制定糟粕醋菜品设计、感官评价、烹饪加工、通用包装、冷链配送等环节的地方标准,健全糟粕醋食品标准体系建设。鼓励有关社会团体、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糟粕醋食品团体标准、企业标准,逐步完善从原料种植源头、批发零售流通环节到生产加工制造、餐饮服务终端的糟粕醋食品产业全链条、多环节系列标准,形成具有文昌特色的糟粕醋食品产业标准体系,为糟粕醋产业发展提供标准化、规范化制度保障。(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各镇)
12.加强线上线下宣传营销。推动铺前糟粕醋产品进展会、商超、平台、枢纽、景区,拓宽线下营销渠道。协助搭建企业与电商平台的合作桥梁,支持企业开展电商直播营销,推动铺前糟粕醋产业融入平台电商、内容直播电商、社区团购等多元销售渠道,构建铺前糟粕醋电商生态圈。支持企业和有实力的个体工商户参加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等国内外知名展会活动。支持利用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和机场、港口、码头、车站、商圈等公共场所的现有公益广告设施发布公益广告开展宣传推广,提高糟粕醋品牌传播力。(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各镇)
(五)开发文化旅游内涵,打造全省消费体验中心。
13.发掘和保护铺前糟粕醋文化价值。保护糟粕醋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糟粕醋制作技艺从市级逐步升级为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扶持代表性传承人。深入挖掘糟粕醋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地域文化、华侨文化、南洋文化等内涵,建设铺前糟粕醋博物馆,讲好“踏浪南洋”“渔家酿造”“百年酸汤”故事,设计“醋娘”等卡通形象,开发糟粕醋文创产品,拍摄发布铺前糟粕醋相关微视频、微电影,擦亮文昌市糟粕醋文化名片,打造糟粕醋的文化“IP”。(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铺前镇)
14.推动糟粕醋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结合航天游、研学游、周末游、环岛公路游,在东郊椰林、铺前镇等景区设体验店,推出“航天主题糟粕醋套餐”,策划开发“糟粕醋+旅游”产品与线路。组织举办铺前糟粕醋美食展、文化研讨会和糟粕醋发展论坛,结合“村VA”排球赛等文化节庆活动,实现糟粕醋产业与旅游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各镇)
15.布局建设实体门店。推动铺前糟粕醋品牌入驻海口、三亚等省内消费中心城市和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地区中心城市,建设一批铺前糟粕醋主题餐厅、品牌专卖店;鼓励铺前糟粕醋实体门店进驻外卖平台。用好自贸港政策,推动糟粕醋品牌“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引进和培育集采购、冷链、流通加工、配送为一体的供应链型物流企业。(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各镇)
(六)聚焦一镇一园,提升产业聚集度。
16.建设糟粕醋产业集聚区。以糟粕醋为主题,围绕预制化食品加工、包装、仓储、冷链、物流、检验等重点环节,以一镇一园为载体,建设全省糟粕醋产业集聚区。推动铺前镇创建糟粕醋特色产业小镇、国家产业强镇;引导龙头企业在约亭产业园建设糟粕醋加工厂,推动约亭产业园招引一批糟粕醋生产加工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打造糟粕醋产业组团。探索打造全省糟粕醋食材集散中心、综合数据交易平台等,力争实现“买全岛”“卖全国”。(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招商与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市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市营商环境建设局、铺前镇、锦山镇、东路镇)
17.强化用地保障。做好铺前糟粕醋产业发展的土地资源规划与保障工作,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合理安排产业项目建设用地。通过盘活利用乡村闲置学校资源,为引入糟粕醋龙头企业提供土地要素保障。探索在铺前镇、锦山镇开展全域土地整治,谋划建设铺前糟粕醋产业主题园区。(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教育局、海南紫贝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铺前镇、锦山镇)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文昌市推进铺前糟粕醋全产业链发展协调机制,由分管市领导负责统筹推进;市农业农村局要牵头抓总,全力支持糟粕醋产业高质量发展;铺前镇、锦山镇、东路镇等镇要履行属地职责,全力推动铺前糟粕醋产业转型升级;各成员单位要强化责任担当,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加强协作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加强要素保障。市财政部门要统筹财政资金,为推动铺前糟粕醋产业做大做强提供财政保障。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制定项目清单,以项目为抓手,优先统筹已下达的各项年度预算资金、上级专项资金、地债资金用于支持糟粕醋产业发展,并积极打包项目申请上级专项资金及地债资金支持。市金融监管部门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糟粕醋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在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供应链金融等方面的信贷支持力度。市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强用电保障,对符合农产品初加工用电范畴的糟粕醋生产企业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政策。
(三)加强督促考核。协调机制牵头单位要加强工作督导,定期协调机制成员单位,项目化、清单化、节点化推进,逐项对账销号。建立定期调度工作机制,听取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研究审议重要事项,分析研判和安排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
附件:文昌市推进铺前糟粕醋全产业链发展协调机制
附件
文昌市推进铺前糟粕醋全产业链发展协调机制
为加快培育发展铺前糟粕醋全产业链,建立推进铺前糟粕醋全产业链发展协调机制,统筹推进铺前糟粕醋全产业链发展中的各项工作。
一、组成人员
总链长:凌 华 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副链长:袁世英 市委常委、副市长
韩 亮 副市长
成 员:李 鑫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范会金 市发展改革委主任
陈光艳 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常务副局长
任永禄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
鲍光余 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局长
许环峰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沈伦子 市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局长
邢 俊 市财政局局长
符 雯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张光润 市教育局局长
王成发 市卫生健康委主任
符青山 市民政局局长
郭海燕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谢盛锐 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杨 勇 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人才发展局局长
雷 珉 市就业服务中心主任
黄宏磊 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
林尤郁 市现代产业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陈 义 市招商与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副主任
陈志忠 海南紫贝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邢益致 铺前镇党委书记
符永高 锦山镇党委书记
王天利 东路镇党委书记
协调机制在市委农办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许环峰担任。各协调机制成员单位需明确一名同志作为联络员,负责承担任务对接、信息报送及联络协调等日常工作。
二、主要职责
(一)协调机制职责。统筹推进铺前糟粕醋全产业链培育发展工作;督促和检查各成员单位任务落实;完成总链长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协调机制办公室职责。协调推进铺前糟粕醋产业链发展日常工作;督促落实协调机制议定事项;组织开展铺前糟粕醋产业链培育发展有关问题调查研究,调度掌握工作进展并提出建议;落实协调机制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各成员单位职责。协调机制各成员单位要强化责任担当,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加强协作配合,积极研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其他事项
协调机制相关人员变动后,由继任者接替,不再另行发文。
-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