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文昌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精神,全面推行河长制,强化河湖管理保护工作,做好衙前溪的治污工作,文城镇对衙前溪周围流域的养殖场进行搬迁,并对排污口、养殖等情况展开了实地调查。
文城镇德田村委会的养殖户王祚浩一直在德田村委会德渭洋一处20亩的闲置土地上养鸭,养鸭场里的鸭子基本都是散养为主。因为他所养殖的区域处于农田水利的中间沟,养殖污水及粪便便直接被排放到水沟内,再通过水沟排入到距离此地200米的衙前溪内,对水源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污染。为此,为了保障衙前溪的水质安全,文城镇与养殖户王祚浩协商进行搬迁,目前,他家养殖场的鸭子已经搬迁了3千只左右。文城镇党委委员吴清雄:“当时我们发现以后,就及时赶过来,也跟养殖户沟通,王祚浩同志当时也过来了,过来以后就及时处理,让他第2天必须要迁走,他也积极配合我们文城镇政府,前三天已经开始搬运。”
据了解,文城镇衙前溪属于镇级河流,总长约19.35公里,起点在陶坡村委会新田水库,流经6个村居委会,涉及人口约3870人。连日来,文城镇工作人员对衙前溪周边污染源进行认真排查,摸清了水质污染主要来自于农业面源、养殖、生活用水等3方面。为做好衙前溪的治污工作,文城镇建立了8支衙前溪巡查队伍,进行责任分段,加强对所负责区域河段的巡查。同时还走村入户宣传,向村民推扩三级池的建设使用,鼓励使用有机化肥,禁止使用剧毒农药,不乱丢乱弃化肥、农药的包装袋。文城镇党委委员吴清雄:“我们一直以来都对衙前溪周边进行巡查,我们每个村委会都有巡查员,我们也到各个村委会督查,对于散养的距离达不到要求的,我们必须要禁止,对于周边这些养鸭的情况,我们也要进行排查,通过这次以后,我们要加强对这个养殖户里面进行排查、督促、整改。”
下一步,文城镇将定期组织环保、住建、农业服务中心、城管执法、村委会等各部门及站所开展联合执法,始终保持零容忍、严处罚的高压执法态势,加大对生活、农业面源、渔业养殖等各类污染物违法排放行为的查处力度。 (记者:宋紫欣)
责任编辑: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