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昌市冯坡镇蛟龙村在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方面迈出关键一步,通过“机器管三资”模式,成功收回用于种植草皮的永久基本农田,并流转出租用于种植地瓜,不仅实现村集体增收,还为保护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做出积极示范。
长期以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混乱,存在底数不清、管理不严、权责不明等难题,蛟龙村的土地资源也深受其扰,部分永久基本农田被违规种植草皮,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和粮食生产隐患。为打破这一困境,冯坡镇政府积极探索,与相关部门合作,扎实推进“机器管三资”工作,借助数字化手段,让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2025年1月,借助文昌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线上平台,冯坡镇以“镇村+平台公司+企业”的创新流转模式,对宝坡村400多亩曾种植草皮的土地进行公开挂牌流转。经过价格竞拍,一家企业成功获得这片土地6年使用权,出价为每亩300元。
西科华南(广东)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少婷:“这块地是整个项目的第一期的流转,我们现在主要的种植计划,今年是种植的是甘薯地瓜,也就是我们的‘丝滑’品种,那现阶段我们共种植75亩,下了15万株苗。那么,未来剩下的300亩地,我们是打算在今年的四到十月份这半年时间,进行土壤改良,改良之后再进行秋季的种植。这种土地流转新模式,切实解决了我们企业的流转难、周期长的问题,在本次这个土地流转之后,未来也希望有更多这样大面积的土地可以用来流转种植。”
冯坡镇政府驻蛟龙村委会振兴工作队第一书记振兴工作队队长文传广:“2025年1月份通过文昌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对宝坡村的430多亩的草坪进行了出租,现在有一家公司对我们这个400多亩的地进行了租用,出价300元一亩,也带动了我们宝坡村的村民务工,也提高了他们的收入,对于这样的土地流转形式,我感觉还是比较好的。”(记者:张晶晶)
责任编辑: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