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不断推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已成为抓基层、打基础的重要保障,也是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今年,公坡镇水北村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抓手,积极探索多渠道、多模式、多元化增加集体收入、扩大集体积累的有效办法,用好用足各项优惠政策,突出支部搭平台、贫困户优先就业,因地制宜发展养牛产业,实现了村集体有收益、产业得发展、群众得实惠的多方共赢局面。
谈起能在水北村养牛基地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公坡镇水北村委会仕僚村脱贫户林群感受良多。据她介绍,在养牛之前,她与丈夫韩畴跟村里大多贫困户一样,主要经济来源是依靠种植农产品和打零工。依靠这些经济来源,林群一家在2017年达到了脱贫标准,于当年“退出”了贫困户名单。但由于种植农产品和打零工的收入存在不稳定性,为了巩固林群一家的脱贫成效、解决收入不稳定的问题,今年10月,公坡镇水北村聘请林群和她的韩畴作为小黄牛养殖基地的管理员,每月都给他们支付工资,一家人有了稳定的收入。公坡镇水北村委会仕僚村村民林群:“就在这里负责养牛,喂草料,打草料,一天8个小时都在这里面干活。每月每人3000元,还有两天假期。”
据了解,今年来,公坡镇水北村与海南慧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共同出资建立小黄牛养殖基地。按照合作模式,公司指派技术骨干负责村集体养牛基地的技术管理以及销售,水北村委会负责提供养殖基地用地,并优先聘请贫困户在基地打工。目前,公坡镇水北村的小黄牛养殖基地已经集中饲养200头小黄牛,再过几个月就可以出栏了。公坡镇水北村驻村第一书记陈创福:“出栏后每年每头牛至少给村委会350元的保底分红,我们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这块就达到了30万元以上。”
下一步,公坡镇水北村将发挥好基层党支部的作用,充分利用好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的各类政策,继续做大养牛产业,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更多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脱贫致富。(记者:宋紫欣)
责任编辑: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