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文昌市抱罗镇山梅村委会联合海南易小满“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抱罗粉产业加工项目开工暨签约仪式举行,该项目的落地将为当地抱罗粉产业打开技术创业、产业创新新路子,项目建成后将实现产业的增值和就业的吸纳,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良锐参加活动。
当天,文昌市抱罗镇山梅村委会和海南易小满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
据介绍,抱罗粉产业加工项目通过盘活抱罗镇崇文小学闲置资源规划建设,总用地面积5200.26平方米,总建筑用地面积1336平方米,建设抱罗粉加工厂939平方米、仓库、消防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及其他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袋装米粉年产能可达到600万份,年产值近7000万元左右,将进一步延伸抱罗粉产业链、提升其附加值。同时,可有效带动镇域财政收入和税收收入,带动周边村民的就业增收,促进村集体经济和镇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
海南易小满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炎:“我们这个项目已经在动工了,预计2025年3月1日可以移交,我们的目的就是发展抱罗粉上下游产业链条,主要就是上游种植业的种植和产品的加工,形成一个完整的销售单元,把抱罗粉以速食包装的形式来展示呈现给大家。”
近年来,抱罗镇围绕“一棵树”“一只鸡”“一碗粉”,通过品牌化建设、标准化生产等措施,积极培育壮大相关乡镇农业龙头企业,不断提升文昌椰子、文昌鸡、抱罗粉等本土品牌国内外影响力。目前,全镇从事抱罗粉的餐饮店有8家,日常制作抱罗粉优质粉条的家庭加工作坊有2家,每天生产优质粉条约1000斤,年营业额超1000万元,带动周边100多人就业。
文昌市抱罗镇党委书记陈嘉俊:“抱罗镇党委、政府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以‘一棵树’‘一只鸡’‘一碗粉’为工作目标,采取党建+乡村振兴+民营企业的模式,全力推进抱罗粉加工产业项目落地。未来三年,我们重点抓三大核心工作:一是积极主动向省市职能部门申请国家地理标识和制定行业标准;二是通过全域土地整治,盘活腾挪闲置的乡村建设用地,打造抱罗粉旗舰店和网红打卡点;三是全力推动抱罗粉农文旅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记者:韩彩虹)
责任编辑: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