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2024文昌国际航空航天论坛在文昌开幕
2024-12-03 09:24 来源: 文昌市融媒体中心 【字体:   打印
分享到:

2024文昌国际航空航天论坛在文昌开幕

12月2日,以“因地制宜筑优势开放合作谋发展”为主题的2024文昌国际航空航天论坛在文昌开幕,有关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相关领导,院士专家、学者、国内外航空航天机构和组织代表以及知名商业航天、低空经济、金融机构等企业代表齐聚文昌,共话航空航天发展,共谋开放合作新篇章。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巴特尔在开幕会上致辞时表示,11月30日,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的首发成功,是中国商业航天发展的历史性时刻,是商业航天新时代的里程碑,也是因地制宜发挥海南独特优势“向天图强”的战略选择。“新工位、新火箭、新机制、新团队”开启了海南商业航天的新征程,我国商业航天产业链上的“最后一块拼图”正式补齐。海南正依托商业发射场资源优势、自贸港开放政策优势,举全省之力加快推进文昌国际航天城建设,加快培育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三链”产业体系,积极开展卫星数据与应用的国际合作,加强国内外数据交换共享;持续打造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的商业能力,以航天领域龙头企业引领串起产业链条,形成纵向一体化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国家航天局总工程师李国平在发言中提出,商业航天是战略性高知识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是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力量。中国国家航天局十分关注商业航天的发展,近期将出台一系列的安全监管举措。海南特殊区位优势非常适合发展商业航天,希望海南在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有前瞻思维、前瞻意识,用好海南自贸港的优势,加强航天产业通过自贸港走出去、引进来,推动航天产业服务广大发展中国家。

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綦树利在发言报告中指出,计划到2025年,海南将形成常态化商业发射能力,“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企业加速集聚,“航天+”新业态初见成效,营业收入突破300亿元。到2027年,形成高密度商业发射能力,“以场带产”链条基本打通,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到2030年,力争形成航班化商业发射能力,商业航天产业综合效益进一步释放,营业收入达到千亿级。展望2035年,建成国际一流商业航天港,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

市委书记龙卫东出席开幕式,市委副书记、市长,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局长刘冲作主题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运载火箭总体设计专家范瑞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空天院院长吴一戎分别围绕云计算、中国商业火箭发展、航空遥感系统等话题作主题报告。

开幕式上,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海南总装测试中心正式揭牌;中旅(海南)航天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揭牌成立;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与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海南卫星数据与应用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凤宇和马来西亚ASASStabil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来西亚授勋拿督李力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当天,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商业卫星有限公司签订意向投资协议。此外,还有26家卫星产业集群企业与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集中签约,汇聚多元力量,共同推动卫星产业集群的繁荣发展。

除开幕式主论坛外,本届文昌国际航空航天论坛还将举办卫星超级工厂论坛、卫星数据应用与产业发展化论坛、2024中国(文昌)商业航天资本高峰论坛、航天数据确权与保护论坛、低空经济论坛、航天精神与文化高端论坛、商业航天发射与回收技术论坛等系列活动,并将开展相关的产业技术参观和调研。

本次论坛由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海南航天城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主办。(记者:韩彩虹)

责任编辑: 唐彩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稿件

手机版 | 电脑版

版权所有@文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